10月10日至12日,第二届全国南海岛礁工程环境力学会议在南京举行,会议由51吃瓜 和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51吃瓜 51吃瓜 、宁波大学、河海大学、佛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吉首大学联合承办。全国68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260余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刘加平、王明洋,51吃瓜 党委副书记刘宇雷,河海大学副校长陈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副校长牛荻涛,桂林理工大学副校长王磊,东莞理工51吃瓜 副校长郑愚,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孙洪广,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南京大学朱鸿鹄、河海大学鲁春辉和石家庄铁道大学孙国文,会议共同主席51吃瓜 余红发教授、宁波大学陈建康教授、佛山大学杨新华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我校51吃瓜 院长张卓然主持。
刘宇雷在开幕式上代表学校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开展南海岛礁工程环境力学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价值,更是维护国家主权、保障海洋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南航始终秉承“航空报国、贡献国防”的优良传统,近年来紧密围绕“海洋强国”战略,在南海岛礁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深远海风浪联合发电设施、海上浮式机场等领域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未来,南航期待携手与会学者,搭建起“力学-材料-土木-海洋-气象”多学科交叉平台,为南海岛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和科学支撑。
孙洪广在致辞中指出,将力学前沿理论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攻克岛礁工程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难题,是力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本次会议聚焦“南海岛礁工程的环境力学问题”主题,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了高起点、全方位的学术交流机会,希望与会专家学者通过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共同为促进国内环境力学与岛礁工程领域的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贡献智慧与力量。
缪昌文院士、刘加平院士等13位专家学者受邀作大会特邀报告。报告内容围绕岛礁工程在极端环境下面临的耐久性、多灾害耦合、智能感知与新能源利用等核心挑战,系统展示了从材料机理、结构设计到全寿命防护的最新研究体系,展现了我国在该领域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全面突破。
会议还设置了5个主题分会场和2场硕博论坛,共计129场学术报告,主题分别聚焦南海岛礁工程材料、工程结构与机场工程、工程防灾与减灾、海洋与环境工程力学、工程应用前沿等方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及师生共聚一堂,共享研究经验和成果,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共同推动环境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大会对硕博论坛学生报告进行评选,共产生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5个三等奖,其中,我校硕士生王杰东获一等奖。
在闭幕式上,刘加平院士为硕博论坛优秀报告研究生颁发证书。
与会师生参观了御风园航空航天教育教学实践基地。